古筝小说

古筝小说>末世小人物终局之战小说 > 第4章 酒后话市井(第1页)

第4章 酒后话市井(第1页)

茶馆的夜,比白天还热闹。窗外雾气未散,桌前却早已挤记人,水壶里剩下最后几口茶,靠着宋老太的包子碎,大家凑合吃喝着。有点像抢粮食,却又不像真的饿狼,更多是为了聚在一起,把苦日子嚼得碎碎的,慢慢咽。李大顺趁着宋老太后厨忙乱,假装清理桌面,顺手塞了一块包子皮给王小翠。“小翠,你嘴巴快,帮我说两句好听的,宋老太那边明天多给点剩馅。”王小翠啐了一口,包子皮还没咽下,嘴角又翘起来,“剩馅都要抢?你昨儿不是还说‘饿死不认输,撑死认倒霉’?快拿去喂陈半仙吧,他算命算到嘴都干了。”陈半仙正搅着壶底的茶叶,盯着二人:“你们的小聪明,先别抖落,我这手里还有个占卜的绝活,今天不拿出来,怕是要被你们当包子馅。”他说着,起身往堂中一坐,衣袖一挥,茶馆里顿时静了下来。“今儿破疫之年,粮难水苦,谁不想顺顺当当活到明天?我陈半仙给大家解解闷,说说命理,包治百病,不管相不相信,听听总不吃亏。”冯三炮一拍桌子,“半仙,是不是要收钱先?我可是好多人欠债的,算命也先赊账!”“你赊账回去,连魂都拿去抵押了!”陈半仙笑着,声音带点苦涩,又收回几分狡黠,“冯三炮你这命,只能粗茶淡饭过活,一遇好人,便能沾光;但若是欺负弱小,啧啧,可吃不了兜着走。”宋老太端着木托盘走出来,插话:“别光唬弄人家,陈半仙,讲讲你那自家的遭遇吧,茶馆这一群苦命,听你几个笑话才不愧今日这口饭。”陈半仙怔了一下,目光有点飘远。他慢慢地坐下,看着灯火下的李大顺和王小翠,像是下定决心,一边撩袍角,一边开口。“我年轻时,家里是读书人。也曾在学堂里坐过,从小背书识字。当时想着,让个官老爷好,能管事还能吃饱。可惜,还没熬到放榜,兵马便冲到家门口,父母都没了,只剩我一个人,逃到这江南街口。人说天命由人定——其实有些日子,天命就是天命,饥饿比功名大,活着才有希望。”王小翠咬着包子皮,眼圈微红,偏偏还抬高声线,“那你们书生,赶上粮荒,能背诗填肚子不?”陈半仙哈哈一笑,“背诗填不饱,但背到极致,也可以骗顿饭——你们看我,算命不收钱,收点饭就够了。人有命数,饭有碗数。这吃饭的本事,比读书管用。”李大顺插嘴道:“半仙,你读书人能算命,世道变了。你说我们的命咋样?是不是也破罐子破摔,随时来场兵火就没了?”四周鸦雀无声,只有包子香隐隐游走。他用茶叶蘸水在桌上划几下,“你们这些市井苦命,遇上乱世更要拧成团。单一个人活不下去,左邻右舍凑在一起,便能捱过坏日子。命里本无贵贱,卑微也能成史诗。”冯三炮端起空碗,眯着眼:“那我如果有天发了财,陈半仙你少说点风凉话,帮我撵走债主行不?”陈半仙摇头晃脑,“换了时势,你能发财也是命好;可是,帮人撵走灾祸,得看你对谁仗义。仗义使不得,生意也让不长。人活着,不止靠钱,还有街口的包子汤、邻里的一个好字。”宋老太把剩下的包子屑推到几人跟前,苍老却坚定地说:“陈半仙说得对。这烂世道不管杀得人头滚滚,茶馆包子铺还在,大顺小翠你们帮衬,冯三炮别光吹牛,真正遇事别掉头跑路就是一条命!”门口来了两三个流民,记身泥水,缩头缩脑地望进来,却始终不敢迈步。王小翠眉头一皱,忽而大步迎了出去,“明儿保准没剩馅,你们肚子填不上,可茶馆里能给一点热水,喝了身子也暖点!”这一句话,像是在夜色里点了一盏灯。流民们小心靠近,宋老太又往锅里倒些水,李大顺让座,把灶边的柴火添得旺旺的。陈半仙忽地起身,抓起茶壶,朝新来的几人一敬,话里带点调侃:“来,天不亮的命也能活起来。别看茶淡包子凉,就这锅气能暖心肠。总比在冷街上挨一夜强些。”新客迟疑片刻,终于笑出了声。夜深了,茶馆里的人越聚越多。每个人都有伤痕,却都能在一碗茶里掺点乐子,用胡扯和调侃把苦闷藏住。众人开始拿自已的命数开玩笑,像是比赛谁倒霉得更有创意:李大顺逗冯三炮:“你那厄运,估计连官兵都怕沾。”冯三炮大步一迈:“那是!我这命,街头混混能混个头大,包子铺成了我家饭锅,想要躲债,陈半仙下次得瞒我老底。”王小翠边笑边抹眼泪,“等明儿有好消息,说不定能分到点新粮,这命就翻个身。”众人一阵哄堂大笑,欢声穿过茶馆门口,和外头夜色混着,像被揉成了热腾腾的包子馅。灯火已次第熄灭,茶馆里的人还未散,唯有陈半仙盯着窗外湿冷的夜,轻声自语:“天命未必公道,但众人连着心,才保得住这城中烟火。”街头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,也许是一家流民夜里归来,也许是流寇渗透进城。但茶馆内外,却因为笑声混成一团,显得格外安稳。第二天的天光尚未亮透,整座城镇还在梦中挣扎。但茶馆里留存的余温与笑语,已像一根细线,悄悄牵出了市井的希望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