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筝小说

古筝小说>风起豫章在哪个位置 > 第86章 民心所向与“源”之新图(第2页)

第86章 民心所向与“源”之新图(第2页)

重建地下组织:恢复和建立秘密的农会、赤卫队小组、儿童团,哪怕只有三五个人,也要把组织的根须延伸下去。

4。

灵活斗争:指导群众采取“合法”与“非法”相结合的斗争方式,如拖延交粮、谎报情况、暗中破坏敌人设施等。

“我们要让群众知道,红军没有走,党还在关心他们!只要我们和群众的心连在一起,敌人就永远无法真正占领这里!”林峰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。

“种子”计划在极其隐秘的状态下启动。一个个精干的工作组,如同涓涓细流,渗入干涸的土地。他们不再穿着显眼的军装,而是化装成樵夫、货郎、逃荒的农民。他们带去的不再是枪炮,而是帮助乡亲抢收庄稼的力气,是治疗孩童疾病的土方,是深夜油灯下低声传递的、关于红军胜利和未来希望的消息。

过程异常艰难,充满了危险。有的工作组被敌人发现,英勇牺牲。但更多的工作组,如同真正的种子,在看似板结的土壤中顽强地存活下来,并开始生根发芽。一些村庄悄悄恢复了与红军的联系,送来了珍贵的情报和少量的粮食;一些原本对红军观望的群众,开始主动为工作组打掩护;甚至个别被迫为敌人办事的保甲长,也开始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

林峰密切地关注着“种子”计划的进展。他敏锐地察觉到,随着一个个“白点村”被渗透,随着群众脸上重新露出希望,随着根据地的凝聚力在无声中缓慢恢复,他脑海中那残破的系统,似乎也发生了一些极其微妙的变化。

虽然不再有明确的提示音,但他能感觉到,一种不同于战场杀伐带来的、更加温和却似乎更为绵长的“能量”,正在一丝丝、一缕缕地汇聚而来。这种能量涌入时,不再伴随精神的刺痛和透支感,反而像清泉滋润干涸的土地,让他因过度使用能力而受损的精神,得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抚慰和恢复。

【…检测到…非标准‘斗争能量’注入…性质判定:…信念共鸣…希望汇聚…组织强化…】

【…能量品质:…稳定…持续…低强度…】

【…系统基础稳定性…缓慢提升…部分底层损伤…进入极低速修复序列…】

【…警告…总量依旧远低于安全阈值…高负荷功能仍受限…】

断断续续的感应再次确认了他的猜想!民心所向,希望所聚,组织强化…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,竟然真的能转化为支撑系统存在的“能量”!这是一条全新的、更安全、也更具有可持续性的道路!

敌军的清剿仍在继续,枪炮声并未远离。但林峰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。他不再仅仅焦虑于下一场战斗的胜负,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“种子”计划的指导和根据地的巩固建设中。他相信,只要根须足够深广,哪怕地面的枝叶暂时被风雨摧折,春天来临之时,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。

五月的雨,渐渐停歇。阳光刺破云层,照耀着赣南湿漉漉的群山。林峰站在指挥部门前,望着远处山坳里正在重新升起炊烟的村庄,深深地吸了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。他感受到的,不仅仅是自然的气息,更有那从四面八方、从无数朴实心田中悄然汇聚而来的、微弱却坚韧的“力量”。

这条路,或许更漫长,更艰难,但方向,无疑是正确的。他与他的红五纵,正在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,与这片土地,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,紧密地融合在一起。而这,或许才是打破当前铁壁合围,最终赢得胜利的,最根本的“源”量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